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探索水生生物保护新路径,引导大学生投身生态环保实践,九江学院“九小豚”专项服务队于6月25日开展了一系列聚焦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的调研与交流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强化生态保护理论认知与实践结合,激发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为守护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和鄱阳湖“一湖清水”贡献青春力量。
实地调研:夯实生态认知基础
活动首站,九江学院“九小豚”专项服务队赴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基地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珍稀水生生物救护、生态廊道建设及濒危物种繁育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团队成员透过展示缸近距离观察,直观感受到长江、鄱湖水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脆弱性。此次调研深化了队员们对生态保护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研讨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深度研讨:聚焦区域特色难题
当日下午,九江市湖口生态环境局与九江学院“九小豚”专项服务队成员们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聚焦湖口、南北港、江豚湾等长江与鄱阳湖生态交汇的关键区域。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站长结合日常实践,系统介绍了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核心工作,并运用详实数据和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水质改善、富营养化治理、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等挑战。
在环保行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科学开展增殖放流、优化水生生物保护宣传策略等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体会感悟:明晰责任强化担当
交流中,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站长特别强调了大学生在生态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存1249头,保护形势严峻。对此,他向大学生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发挥宣传引领作用。积极传播保护知识,及时劝导不理智行为,引导公众加入保护江豚与环境的行列。二是以身作则践行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约束行为,严守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与维护者。三是敏锐观察及时报告。大学生作为生态保护的新生力量,要增强责任感,对发现的环境污染、非法捕捞等问题,第一时间应向相关部门反馈,贡献青春智慧守护江豚家园。

本次调研交流活动,为九江学院“九小豚”专项服务队搭建了宝贵的知行合一平台。队员们深化了对长江鄱湖水生生物保护的认知,更增强了守护生态的使命感。未来,服务队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耕生态保护实践,用青春脚步丈量绿水青山,以实干担当增色生态画卷,为长江鄱湖保护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
一审:张懿 二审:段雯 三审:黄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