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团委
 首页 | 团委概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工作专题 | 学生组织 | 基层团委 | 资料下载 
最新通知
更多>>
· 喜报|我校学子在全省大学生“青春之...
· 大学生“合法上网 文明用网”倡议书
· “全市优秀共青团员”、“全市优秀...
· 九江学院2022年度“交通银行残疾大...
· 关于开展2023年学生社团年审与注册...
· 关于2023年最新征兵政策的通知
· 2022年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
图文速递
更多>>
团委通知
首页>>通知公告>>团委通知>>正文
关于开展2020年九江学院大学生暑期
2020-07-01 15:27  

各校区团工委、各二级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大学生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团组织联系的制度化渠道,经研究决定2020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心向党 奋力建小康

二、活动意义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利用家乡资源为高校学子返乡创造条件、激发热情,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搭建大学生与家乡的感情联络平台。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新探索。因地制宜,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减少人员流动,科学、有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建立大学生团员向社区(村)和“青年之家”报到工作机制,面向群众开展服务,引导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三、工作原则

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形式,引导大学生返乡参加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

组织大学生暑假期间“返家乡”以向社区(村)报到的方式,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兼职锻炼等实践活动。在生源较集中、条件成熟的县区,可以就近组建3-5人的“三下乡”小分队,开展理论普及、支教支农、疫情防控、爱心医疗、文艺表演、精准扶贫、禁毒防艾、生态保护等主题的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

五、相关要求

1.立足家乡分散实践。“三下乡”+“返家乡”是一次新的探索,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建团队的,应立足家乡,就近就便,且组队不能超过5人,不能跨县区活动,应遵守当地防疫要求。以个人开展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向社区(村)报到的形式,由社区(村)安排工作任务。个人“返家乡”实践的,每学院应有不少于10%在校生参与。组建团队的每个学院不超过1个。

2.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的要按照“立足家乡,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帮扶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实践方案。各学院须做好风险防控,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对存在安全风险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3广参与多宣传。各实践团队要在活动中广泛使用“三下乡”标识,个人实践要突出“青”字头品牌,切实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要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利用新媒体,创作正能量的微视频、微访谈、动漫、精彩瞬间等文化产品。

4.重过程提质量。组建团队“三下乡”的必须要有完备的工作手册和活动总结,撰写或发表至少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收集好支撑材料(图片视频文字媒体报道实物资料等)形成一定的成果。个人“返家乡”的必须有社区(村)出具的实践证明。一般实践时间不少于7天。

5.网络审核报备。个人返家乡和组队三下乡都需要由二级学院团委在“赣鄱青年”中发起活动,学生登录平台报名,在设定的家乡地点手机签到,并上传实践工作照、社区证明,或调研报告,由二级学院团委审核通过。赣鄱青年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2(另发)。

《重点团队申报表》即附件1需要在75日前发至校团委邮箱jjxy

各校区团工委、各二级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大学生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团组织联系的制度化渠道,经研究决定2020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心向党 奋力建小康

二、活动意义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利用家乡资源为高校学子返乡创造条件、激发热情,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搭建大学生与家乡的感情联络平台。

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新探索。因地制宜,就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减少人员流动,科学、有序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建立大学生团员向社区(村)和“青年之家”报到工作机制,面向群众开展服务,引导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三、工作原则

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形式,引导大学生返乡参加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

组织大学生暑假期间“返家乡”以向社区(村)报到的方式,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兼职锻炼等实践活动。在生源较集中、条件成熟的县区,可以就近组建3-5人的“三下乡”小分队,开展理论普及、支教支农、疫情防控、爱心医疗、文艺表演、精准扶贫、禁毒防艾、生态保护等主题的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

五、相关要求

1.立足家乡分散实践。“三下乡”+“返家乡”是一次新的探索,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建团队的,应立足家乡,就近就便,且组队不能超过5人,不能跨县区活动,应遵守当地防疫要求。以个人开展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向社区(村)报到的形式,由社区(村)安排工作任务。个人“返家乡”实践的,每学院应有不少于10%在校生参与。组建团队的每个学院不超过1个。

2.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的要按照“立足家乡,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帮扶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实践方案。各学院须做好风险防控,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对存在安全风险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3广参与多宣传。各实践团队要在活动中广泛使用“三下乡”标识,个人实践要突出“青”字头品牌,切实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要注重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充分利用新媒体,创作正能量的微视频、微访谈、动漫、精彩瞬间等文化产品。

4.重过程提质量。组建团队“三下乡”的必须要有完备的工作手册和活动总结,撰写或发表至少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收集好支撑材料(图片视频文字媒体报道实物资料等)形成一定的成果。个人“返家乡”的必须有社区(村)出具的实践证明。一般实践时间不少于7天。

5.网络审核报备。个人返家乡和组队三下乡都需要由二级学院团委在“赣鄱青年”中发起活动,学生登录平台报名,在设定的家乡地点手机签到,并上传实践工作照、社区证明,或调研报告,由二级学院团委审核通过。赣鄱青年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2(另发)。

《重点团队申报表》即附件1需要在75日前发至校团委邮箱jjxytw_1@126.com

 

                               共青团九江学院委员会

2020630

 

tw_1@126.com

 

                               共青团九江学院委员会

2020630

 

关闭窗口

微信:九江学院团委   微博:向学青年   抖音:九江学院团委   QQ:向学青年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前进东路551号  邮编:332005